
考 JLPT?我到底是哪根筋不對勁啦!
還記得我第一次聽到「JLPT」這個詞的時候,完全是一臉問號。什麼意思?一種日文疫苗嗎?還是某種動漫社團?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日本語能力試驗(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的縮寫,專門用來評量非母語人士的日文程度,從 N5(最簡單)到 N1(天花板等級)。
然後我居然在某個下雨的週六下午,鬼迷心竅地報了名。真的不是被雷打到,是因為那時剛追完一部日劇,主角用著超帥的敬語教訓主管,我心裡想:「這也太爽了吧!我也要學會這種高級罵人方式!」
從 N5 到 N1,不是升等,是渡劫
我一開始是從 N5 入門的。不得不說,N5 真的滿友善的,彷彿是「日文界的幼幼班」。單字都超基本,像是「水」「犬」「食べる」,文法也簡單,感覺就是「讓你開心破關」的入門款。
可是從 N4 開始,事情就不太妙了。N4 有種「國小升國中」的感覺,你開始遇到那種「雖然…但是…」的文法(雖然我想放棄,但是我已經繳錢了),也會出現一些難以一眼辨認的單字,像是「便利」「最近」「元気そう」。
到 N3,就開始懷疑人生了。這時你會看到一些你根本沒在動畫裡聽過的用法,例如「〜わけではない」「〜ことになっている」,這些句子就像月老給你的紅線一樣,看得見但理不清。
然後是 N2,這裡我必須誠實地說一句:「媽,我撐不下去了。」這階段的閱讀題讓我懷疑是不是誤闖法律系,文體變超正式,還會出現一些完全無情緒的商業用語。連聽力也開始轉向新聞主播語調,聽完只想躺平。
最後的 N1 就是「忍者級」。這不只是考日文,這根本是在考你的人生觀。很多時候你連文章主旨都不確定了,它就跳出四個選項問你「這段話想表達什麼?」——呃…表達我已經放棄掙扎?
學 JLPT 日文,我最常做的怪事
當然,準備 JLPT 不只是翻翻課本背單字而已。我曾經幹過幾件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荒謬的事:
看日劇開字幕當筆記本在寫
我會把字幕裡沒看過的句型或單字抄下來,然後強迫自己用那個句型寫日記。後來發現我寫的日記文法超怪,像是「明日、雨が降ったら、私は牛丼を食べ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搭捷運聽 N1 聽力當作自虐音頻
有段時間我每天上下班都聽 N1 聽力,結果發現自己的腦袋比耳朵還快死機。早上還沒醒腦,就在聽「政府が経済政策を見直す方針を…」搞屁啊我只想買早餐啦!逼朋友跟我用日文對話
最荒唐的是,我還曾經強迫我朋友傳 Line 給我只能用日文寫。有一次對方想借錢,結果寫成:「ちょっとお願いがあるんだけど…」我還回他「なんですか?」他就打「五千元貸してくれない?」當場既想笑又想哭。
到底要怎麼準備才不會走火入魔?
老實說,我覺得準備 JLPT 最難的不是背單字,也不是搞懂那些變態文法,而是怎麼撐住那種「我好像沒在進步」的焦慮感。
我後來比較輕鬆一點的方法是:
單字背少一點,例句看多一點
我發現死背單字很沒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它會怎麼出現。但如果你看夠多例句,自然就能知道「這個單字什麼情況下會冒出來」。閱讀每天一篇就好,但要認真
不要貪心讀太多,會疲乏。每天認真拆一篇長文,查清楚文法結構,比你亂槍打鳥掃十篇來得實在。聽力每天聽,但要有目的
別只是放著聽,要去想「這句話的主詞是誰?動詞是什麼?他到底想說什麼?」這樣才不會聽完一整段還不知道重點。
還有,千萬不要忘記休息。我有朋友太拚結果直接感冒,考試那天帶著流鼻涕去考場,結果答案全圈錯一排,真的哭出來。
考試那天,我學會的不是日文,而是自信
考 JLPT 真的不只是個語言考試,我覺得它某種程度上是個心智鍛鍊。
考前幾天那種心跳加速、考完那種空虛感、看到成績單的激動瞬間,全部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我還記得我第一次通過 N3,那天我跑去買了兩大包炸雞慶祝,爽吃一波完全不減肥。
現在的我,雖然已經拿到 N1,但還是會回去翻我當年做過的筆記,看我那時寫的超拗口句子,覺得又傻又可愛。也因為那段努力,讓我現在看日文資料不再心慌,也能自在用日文和人聊天。
你可能會問:「所以值得嗎?」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真的想學日文,那絕對值得。
但千萬別只是為了「考一張證照」去做這件事,那樣太痛苦了。你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學習法,哪怕只是因為想看懂偶像推文,也比什麼都沒有目標還強。
最後想說——不要怕失敗。你會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是考了兩三次才過。但只要你堅持下去,那些句型、那些單字、那些搞不懂的文法,總有一天會變成你腦中閃亮亮的語言寶藏。
而到那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早就不再是當初那個日文只能說「こんにちは」的小菜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