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匠日文會話班經驗分享
感謝同好會夥伴提供上課心得,如果你也有效分享,請按這裡
文/Sand
講到日檢(JLPT),我真的有血淚可以分享。
N5、N4 就當作熱身了啦,說白了那兩張證照最多就是自我激勵用的,面試時擺出來不太有感。但從 N3 開始,戰鬥力就得跟著提升,尤其是對我這種沒出國經驗、靠線上學習自學的人來說,那真的是硬仗。
我記得那年要考 N3 前的三個月,我基本上進入一種「半閉關」狀態。
每天固定三件事:上巨匠的會話課、日文自學同好會、寫模擬題。我還記得某天清晨五點醒來,腦袋裡第一個浮現的不是早餐吃什麼,而是:「『~ようになる』跟『~ようにする』差在哪裡啊?!」
然後直接爬起來翻講義,整個像被附身。
備考時期我特別喜歡上一位巨匠老師的課,她本身是檢定考官出身,講解文法簡直就是一把刀,鋒利但不會割到人。她教「のに」的時候說:「這個文法像是人生的遺憾,前句努力了,後句卻不如預期。」當場我整個人被震住,突然覺得學文法像學哲學。
她還會在課後偷偷丟資料給我們看,什麼「歷年真題分析」、「高頻出題句型表」、「擬聲擬態詞大補帖」,像是偷偷傳授武功祕笈一樣。那時候我幾乎每天都在複習她給的整理,考前還背到夢裡去。
考試當天我其實滿緊張的,尤其是閱讀那部分,篇幅比平常練習多了快一倍,加上現場空氣超悶,一度懷疑我是不是在泡日文熱湯。但幸好平常有跟老師練過那種「快速掃讀抓關鍵字」的技巧,那天算穩穩過關。
考完出來,我在便利商店喝珍奶慶祝,那一口真的有勝利的味道。
除了備考,平常上課跟老師也有很多好玩的互動。尤其我遇到幾位比較 chill 的老師,常常會在課後閒聊。
有一位老師特別喜歡動物,課後會傳她家柴犬的照片給我們看,還硬是把狗的照片做成教材說明「かわいいですね」怎麼用,超級療癒。有次我隨口說我喜歡貓,下一堂她就做了一份「貓咪擬聲詞專題」,什麼「にゃー」「ごろごろ」「すりすり」都有,還讓我們模仿發音,整堂課變成貓奴大會。
也有一位老師超愛動畫,上課舉例永遠離不開《鬼滅》、《咒術》、《進擊》,我一開始覺得好像太宅,後來發現他用角色對白解釋語氣變化超有梗,比方說「義勇說『俺が来るまでよく堪えた』,這句話語尾用た型,是讚賞的語氣,不是過去式喔~」
這種教法我學得很爽,而且印象超深刻。
當然,也不是所有老師都這麼活潑啦。也遇過很嚴格的,有一位老師不笑、不開玩笑、講話像機器人,一上課就說:「今天我們來背 15 個副詞。」然後就真的背了整整一堂課。
但說也奇怪,我反而很感謝那種老師,因為就是那種課,讓我在閱讀測驗時瞬間認出「だんだん」「とうとう」「すっかり」這些副詞,秒懂句子邏輯,答題有如神助。
所以如果你現在正卡在 N3,或者準備要報考,我只能說——
別再觀望了,真的可以開始慢慢走,走一點就有感覺了。就像爬山,剛開始走會氣喘吁吁,但你回頭看第一段階梯時,會突然覺得「欸我真的走了那麼遠喔?」那種自信,是花錢買不到的。
我不是什麼學霸,也不是有語感的天選之人,只是比昨天的自己多努力一點點而已。日文這條路,不用跑得最快,但一定要繼續走。
其實學日文這條路,我是被「逼」出來的。
不是什麼對日劇的熱愛,也不是因為朋友說日文聽起來很性感,更不是夢想去日本工作。單純就是某一天,在公司接到一通來自日本客戶的電話,結果我整段通話只聽得懂「こんにち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當時的社死程度堪比夢到自己裸奔進辦公室,我當下就想:「不行,我得學點日文保命。」
於是開始爬文找補習班,幾經比較後,選了巨匠的線上會話班。
其實會選它,說穿了也沒多深奧的理由——上班族嘛,下班時間尷尬又累,巨匠課表從早到晚都能排,有時還能上到半夜十一點。那時我心想:「能在睡前上完日文課然後倒頭睡,聽起來也不錯啊。」就這樣踏入了巨匠的日語世界。
不過,第一關就先撞牆了:他們的分級測驗。
說真的,分班測驗這東西,理論上是好事,可以幫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程度,但我真的覺得巨匠的分級不太準。我第一次被分到N5班,結果上了幾堂課就覺得:「嗯?這些我好像已經會了?」於是申請再次評估,又跳到N3——還是覺得太簡單。一路被我輾壓到N2班,才總算有點刺激、有點挑戰。
過程有點像打怪打太快被系統誤認為新手,還要一路跑申訴升等,不知道浪費了幾堂數。雖然說「從N5升到N2也算一種成就」,但那段時間我真的是邊上課邊翻白眼,覺得自己像進錯副本還不能直接退出重來。
再來是選課。拜託,這件事真的要放進注意事項前三名。
一開始我天真地以為:「既然課表可以自己選,那我就根據時間方便來排課就好。」結果我錯了。選錯老師那叫一個慘,真的不是每個老師都適合每個人。上過幾堂雷課後,我改找課輔討論排課方向,才順利找到幾位上課風格和我比較合的老師。這就像健身一樣,教練選對,事半功倍;選錯,就會想逃課裝死。
然後是教材的部分。
我上的會話班,在N5和N4時期用的是和風出版的那3本書。坦白說,那3本書我真的很不愛,內容簡單到我懷疑人生,文法說得模糊、句型舉例也不太有深度。比起來,我覺得還不如拿《大家的日本語》來看,一本書頂那3本半套。
最讓我傻眼的是,我當時去反映教材內容不足,對方還一開始不承認。我只好整理一張表,列出幾個基礎文法點,附上市面主流教材的對照,才讓他們終於願意說:「好像真的有些落差,我們會再評估。」但什麼時候改、會不會改,那就是神知道的事情了。
而當我提出「這教材真的太不紮實了吧」,他們的回應竟然是:「那你要不要改上文法班看看?」
我當下真的超想回:「我不是不想學,我是想學得更好。」
不過N3以上的教材就自由多了,沒有侷限在那套奇妙的四本書裡,整體感覺像是被解放的戰士,終於可以自由呼吸了。也因為這樣,我的學習效率開始提升。
講到效率,我不得不吐槽一下線上課的「硬體」跟「軟體」。
因為老師多半是在自家開課,所以每堂課基本上都有機率遇到小型災難。我就遇過老師上到一半突然斷線消失十幾分鐘,也有遇到聲音斷斷續續、畫面延遲,甚至是整堂課只能看到教材不能聽老師講話的狀況。更妙的是,有次老師一上線,鏡頭畫面超昏暗,整個人像從地下室連線。
軟體部分更是讓人想撞牆。巨匠用的那套會議系統不知道哪來的,一旦系統更新就會有問題,像是教材頁面被工具列擋住、按鈕功能錯亂等等。我記得有一次全班都聽得到老師的聲音,但老師聽不到我們說話,我們像啞劇團一樣比手劃腳好幾分鐘,那堂課最後還是中止重上,整個很崩潰。
但說真的,雖然我抱怨這麼多,我還是覺得巨匠不是「不能學」,而是「需要技巧地學」。
我之所以沒轉戰其他補習班,是因為在比較之後,我發現巨匠有幾個很大的優點。
第一個是同學素質真的不錯。
我也試聽過幾家其他的補習班,有的甚至不讓我試聽(還被酸說:「想白嫖?」),有的則是一進教室發現氣氛超鬆散,有人在偷看同學、有人在玩手機、還有人整堂課邊吃鹽酥雞邊跟旁邊人講笑話。那根本不是補習,是野餐。
但在巨匠,如果有學生上課不專心、胡鬧、破壞秩序,很快就會被處理掉。據說查證屬實的話,下一堂課那個人就會從地表消失,效率快到我懷疑是不是有班規在後台寫「違規即消除」。
再來是班級人數最多6人。這點我真的要大大稱讚。以前我在某補習班上過20人班,老師講話像在開演唱會,還得顧聊天室、解答留言,根本是雙手打字雙腳操作的直播主。
巨匠的小班制度讓我每堂課都有發言機會,而且老師也比較能注意到每個人的學習狀況。
另外就是時間彈性,我曾經上過晚上10:30的班,甚至還看到有開到11點的,對我這種忙碌的上班族來說,真的是福音。有時候加班、開會晚了、吃飯慢了,都不會因為錯過課而心痛,因為我總是能補上。
那陣子我真的想好好準備N2檢定,幾乎每天都在學日文。
下班→上課→寫作業→聽錄音,連走路等紅燈都在背單字,真的很像語言狂徒。有次夢到自己被考官用敬語罵,醒來後居然還記得整句句型,太誇張了。
但也是那段時間,我進步超有感。有次又接到日本客戶的電話,整段對話我居然能聽懂八成,還能簡單回應對方問題,那時真的感動到想哭。
我不是語言天才,也沒什麼絕佳記憶力,但我靠的是每天一點一滴的努力。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的有在變強。
不過也不是所有事情都這麼感人啦。
巨匠最大的痛點,就是老師不穩。有些老師明明超棒,但後來改時段、休假、甚至離職都不會事先通知。你只會在下一次排課時發現:「啊?他不見了?」
更慘的是,有時候遇到老師精神狀況不佳,比如沒睡飽或感冒,就會出現整堂課很迷糊、講話氣若游絲的情況。這種時候你就會覺得那一堂數有點白花,而且不一定能申請補課或退堂數,這點我真的很不爽。
還有一次,我上到一堂超爛的課,老師明顯沒準備好,整堂課像臨時拼出來的。我跟客服反映,結果回我說「課堂已正常進行,無法補償」,我當下真的氣到想用日文爆粗口。
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換老師、重新排課、偶爾吵架、偶爾開竅,慢慢走到現在。
這條路不完美,但我真的學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不再害怕開口說日文,也不再覺得語言是個遙不可及的東西。它就是一個工具,你願意摸它、用它、練它,它就會變成你的東西。
現在的我,偶爾還是會上課,偶爾自己看新聞、聽 podcast,有時候用日文記下生活小事。
我沒有變成什麼日語達人,但我能用自己的方式跟這個語言互動。
如果有人問我:「巨匠你會推薦嗎?」
我會說:「會。但請記得,它不是無敵,而是有點不穩又有點強的存在。你得有點心理準備,有點容忍力,還要有點願意自己去調整跟探索。這樣學起來,你會發現它其實比想像中有趣很多。」
畢竟學語言這件事,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完美環境,只有夠不夠適合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