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自學同好會

你是不是也有那種時候?明明下定決心要學好日文

你是不是也有那種時候?明明下定決心要學好日文

結果人還沒動,腦袋先幫你找好一堆理由退縮。像我有一個朋友,之前想學日文,日文自學同好會的APP都裝好了,結果整整一週都沒打開過,超扯!每天回到家只想躺著滑手機,然後跟自己說:「明天再開始就好啦~」結果明天根本不會來。

後來有一天跟朋友聊天,才聽到一個叫「60秒規則」的東西。當下聽了真的覺得:真的假的?這麼簡單就能解決我拖延症?不過反正也沒什麼好損失,就試試看。

簡單說,這個方法就是讓「開始做某件事」的時間縮短到60秒以內。因為我們大腦真的很懶,只要一想到「要花時間」「要準備東西」,就會自動開啟放棄模式。所以關鍵就是:讓這個起頭變得超級簡單,最好60秒內就能動起來。

我那時候第一步就是把我那個被冷凍的日語學習APP,直接放在手機的第一頁,還設定成開機就自動跳出來。這樣一拿起手機,還沒滑到IG或YouTube,日語APP就先跳出來攔截我。不得不說,這招真的有差。因為一開始看到APP跳出來,心裡會想:「好啦,那就點一下好了。」結果就不小心學了五分鐘。

還有,我以前是那種把單字本塞在書包裡、抽屜裡的人,結果根本不會拿出來看。後來學聰明了,直接把單字本放在床頭,或者電腦螢幕旁邊。這樣只要無聊想摸東西的時候,就很自然會翻開來看兩眼。很像手邊隨時有零食就會忍不住拿來吃一樣,換成單字本也有同樣效果!

而且不只是學日文,其他事情也都一樣適用。像我有陣子想運動,每次想到要換衣服、準備水壺、找影片,就已經懶到放棄。後來就直接把瑜伽墊鋪好放在客廳,水壺裝好放旁邊,影片連結放在手機首頁。這樣一回家就直接可以開始,完全不用再多想。結果意外變成每天都有做個十分鐘,雖然不多,但至少比完全不動好太多。

我後來觀察了一下,發現身邊的朋友也都會不小心掉進這種「開始困難」的陷阱。像有朋友說想學吉他,結果吉他一直收在衣櫃裡。問他為什麼不練,他就說:「要搬出來好麻煩。」聽到真的快笑死。後來叫他把吉他直接放在房間角落,隨手就能拿來彈,結果那一陣子進步超快。

還有一個朋友說想每天寫日語日記,但筆記本跟筆都不知道丟去哪。結果他後來買了一本新筆記本,還附一支筆,直接放在枕頭旁邊。這樣睡前只要順手拿起來,就能寫兩句。真的不用想太多,先從這種超小的習慣開始就好。

我覺得「60秒規則」這招聽起來好像很小兒科,但其實很貼近我們日常的習慣。因為很多事情卡住,根本不是因為不會或沒時間,而是因為「要開始」這件事太麻煩。就像你打開冰箱找吃的,看到需要加熱、需要煮的東西,瞬間興致全沒;但如果冰箱裡直接放著可以直接吃的東西,馬上就會伸手拿了。

所以如果你最近也有什麼一直想做但一直沒做的事,可以試試看這招。像是:

  • 想學語言?把教材APP放首頁,或直接設定成自動開啟。
  • 想看書?把書放在床邊、馬桶上面、沙發旁邊隨手就拿得到的地方。
  • 想運動?運動器材就擺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鞋子、水壺都先準備好。
  • 想寫作?開機就自動跳出記事本,鍵盤滑鼠隨時都擺好。

真的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緊,像什麼一開始就要學一小時、運動半小時,反而會讓人壓力太大。只要「開始了」,後面就比較不會那麼困難。因為我們大腦一動起來,就比較不會那麼懶了。

我後來甚至有時候會故意跟自己玩遊戲,比如說:「我只要讀三分鐘就好。」結果讀到一半覺得好像有點意思,就會忍不住繼續下去。比起硬逼自己做很久,這樣反而比較自然,心情也比較好。

如果你試了之後有什麼心得,也可以跟我分享看看。搞不好你有更厲害的偷懶小技巧,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畢竟我們都一樣,是那種想努力但又容易耍廢的人嘛。一起用一點點小撇步,把那些懶得開始的事情變得更簡單,然後慢慢養成習慣。只要多一點點開始的機會,累積起來就會差很多了!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10-01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