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自學同好會

蝦米?要烙跑了喔?超實用日文「我先走了」終極攻略!

蝦米?要烙跑了喔?超實用日文「我先走了」終極攻略!

想知道怎麼用日文帥氣又道地地跟同事、朋友說掰掰?這篇包你學會各種情境下的「我先走了」,讓你再也不用只會講”Sayonara”!

嘿!大家好啊!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一句在台灣日常生活中超常出現,但在學日文的時候卻常常被忽略的重要句子:「我先走了」。這句話看似簡單,但裡面的學問可大了!就像台灣的「掰掰」、「閃人」、「先走了」,日文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和對象。如果你只會用”Sayonara”,那可就遜掉了!

身為一個熱愛日劇、動漫、還有日本文化的台灣人,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日文,和日本人實際在用的日文,還是有一些落差。尤其是這種日常生活用語,更是需要多聽、多觀察、多練習,才能真正掌握。所以,今天我就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多年來從日劇、動漫、還有跟日本朋友交流中學到的各種「我先走了」的說法,保證讓你學得超實用、超道地!

第一招:最常見也最安全的「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Osaki ni shitsurei shimasu)」

  • 發音: O-sa-ki ni shi-tsu-re-i shi-ma-su
  • 中文翻譯: 我先告辭了/我先失陪了/我先走了 (比較正式的說法)

這句話可以說是日文裡最常見,也最安全的一句「我先走了」。無論是跟同事、長輩、或是客戶,都可以使用。它的意思比較正式,帶有禮貌和客氣的成分,表示你先離開,對其他人感到抱歉。

  • 使用情境:

    • 下班的時候跟同事說
    • 離開會議的時候跟長輩說
    • 離開客戶的公司時說
    • 參加聚會,要提早離開的時候
  • 例句:

    • 「皆さん、お先に失礼します。(Minasan, osaki ni shitsurei shimasu.)」 (各位,我先告辭了。)
    • 「部長、お先に失礼します。(Bucho, osaki ni shitsurei shimasu.)」 (部長,我先告辭了。)
  • 我的經驗:

    我第一次在日本公司上班的時候,每天下班都會跟同事說「お先に失礼します」。一開始還不太習慣,覺得有點太正式,但後來發現,這是日本職場文化裡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展現你的禮貌和尊重。而且,如果對方回你「お疲れ様でした (Otsukaresama deshita)」,就表示你今天辛苦了,也是一句很常見的職場用語喔!

第二招:輕鬆一點的「お疲れ様 (Otsukaresama)」

  • 發音: O-tsu-ka-re-sa-ma
  • 中文翻譯: 辛苦了/你辛苦了 (較為簡略的說法,帶有感謝之意)

這句話其實原本不是「我先走了」的意思,而是「辛苦了」的意思。但是,在職場上,同事之間要離開的時候,常常會用這句話來代替「我先走了」。它比較輕鬆,也比較隨意,帶有一種互相感謝、互相慰勞的感覺。

  • 使用情境:

    • 下班的時候跟比較熟的同事說
    • 離開辦公室的時候,跟還在工作的同事說
    • 在工作場合遇到同事,打招呼的時候也可以說
  • 例句:

    • 「お疲れ様。(Otsukaresama.)」 (辛苦了。)
    • 「A:お疲れ様でした。(A: Otsukaresama deshita.) B:お疲れ様。(B: Otsukaresama.)」 (A:你辛苦了。 B:你也辛苦了。)
  • 注意事項:

    • 這句話不能對長輩或客戶說,因為比較隨意,可能會顯得不夠尊敬。
    • 如果是對長輩或客戶,最好還是用「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 我的經驗:

    我後來發現,在日本公司,下班的時候,大家最常講的就是「お疲れ様」這句話。有時候甚至連「お先に失礼します」都不說,直接說「お疲れ様」就走了。可見這句話的普及程度!而且,這句話不只可以用在下班的時候,有時候在工作場合遇到同事,也可以用這句話來打招呼,表示你看到他了,也知道他正在努力工作。

第三招:更隨意的「じゃあね (Jaa ne) / またね (Mata ne)」

  • 發音: Jaa ne / Ma-ta ne
  • 中文翻譯: 掰掰/再見/下次見

這兩句話是比較隨意的「我先走了」,通常是用在朋友、家人、或是比較熟的人之間。就像台灣的「掰掰」、「下次見」一樣,是一種輕鬆、自然的道別方式。

  • 使用情境:

    • 跟朋友、家人道別
    • 電話結束的時候
    • 聊天結束的時候
  • 例句:

    • 「じゃあね!また明日。(Jaa ne! Mata ashita.)」 (掰掰!明天見。)
    • 「またね!連絡するね。(Mata ne! Renraku suru ne.)」 (下次見!我會跟你聯絡喔。)
  • 我的經驗:

    我跟我的日本朋友聊天的時候,最常講的就是「じゃあね」或「またね」。這兩句話都很自然,而且很容易脫口而出。有時候我們也會用貼圖來代替文字,例如一個揮手的貼圖,或是寫著「じゃあね」的貼圖,都很可愛又方便。

第四招:帶有期待感的「また後で (Mata atode)」

  • 發音: Ma-ta a-to-de
  • 中文翻譯: 等等見/晚點見/待會見

這句話表示你等等還會再見到對方,所以是一種帶有期待感的道別方式。就像台灣的「等等見」、「晚點見」一樣,表示你們之間的關係很親近,而且很快就會再見面。

  • 使用情境:

    • 跟同事說,等等開會的時候會再見面
    • 跟朋友說,等等吃飯的時候會再見面
    • 跟家人說,等等回家的時候會再見面
  • 例句:

    • 「じゃあ、また後で。(Jaa, mata atode.)」 (那,等等見。)
    • 「また後で、会議で。(Mata atode, kaigi de.)」 (等等見,在會議上。)
  • 我的經驗:

    我發現,如果我跟同事說「また後で」,他們會覺得我很親切,因為這句話表示我們之間的關係很好,而且我們很快就會再見面。有時候我還會加一句「楽しみにしてます (Tanoshimi ni shitemasu)」,表示我很期待等等的會議或活動,這樣會讓對方覺得我很重視這次的機會。

第五招:超口語的「バイバイ (Bai bai)」

  • 發音: Bai bai
  • 中文翻譯: 掰掰 (英文 bye bye 的日文發音)

這句話其實就是英文的 “bye bye” 的日文發音,是很口語、很年輕的說法。就像台灣的年輕人很喜歡說「掰掰」一樣,在日本的年輕人之間也很流行。

  • 使用情境:

    • 跟朋友、家人道別 (比較年輕的族群)
    • 傳訊息的時候,也可以用「バイバイ」
    • 講電話結束的時候
  • 注意事項:

    • 這句話不能對長輩或客戶說,因為太過隨意,可能會顯得不夠尊敬。
    • 如果是對長輩或客戶,最好還是用「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 我的經驗:

    我發現,我的日本朋友,尤其是比較年輕的朋友,很喜歡用「バイバイ」這句話。有時候我們傳訊息,或是講電話結束的時候,都會用「バイバイ」來道別。雖然這句話是外來語,但在日本已經非常普及,成為一種很自然的道別方式。

第六招:隱藏版的「失礼します (Shitsurei shimasu)」

  • 發音: Shi-tsu-re-i shi-ma-su
  • 中文翻譯: 失禮了

這句話其實是比較正式的道歉用語,但是,在某些情境下,也可以用來表示「我先走了」。例如,你要離開某個場合,但是不想特別引起注意,或是覺得不需要特別跟大家打招呼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句話。

  • 使用情境:

    • 離開比較正式的場合,例如會議、聚餐等等
    • 不想特別引起注意的時候
    • 覺得不需要特別跟大家打招呼的時候
  • 例句:

    • (悄悄地說)「失礼します。(Shitsurei shimasu.)」
  • 注意事項:

    • 這句話通常是悄悄地說,不要太大聲,以免引起別人的注意。
    • 這句話比較適合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如果是跟朋友或家人,最好還是用「じゃあね」或「またね」。
  • 我的經驗: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比較正式的日本聚餐,因為隔天要早起工作,所以想提早離開。但是,我覺得如果跟大家一一打招呼,可能會太過麻煩,也會讓大家覺得我很掃興。所以,我就悄悄地跟主人說了一聲「失礼します」,然後就默默地離開了。這樣既不會失禮,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我覺得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


學會了這些「我先走了」的日文說法,下次跟日本人道別的時候,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和對象,選擇最適合的說法,讓你的日文更加道地、更加自然。記得多聽、多觀察、多練習,才能真正掌握這些細微的差異喔!

希望這篇攻略對大家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想學的日文,歡迎留言告訴我喔!我們下次見!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14 要更新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