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語逆接三劍客:「けれども」、「が」、「でも」用法全攻略!台式溫暖解析,讓你不再霧煞煞!
本文以台灣人熟悉的語氣,深入淺出地介紹日語中常見的逆接句型「けれども」、「が」、「でも」的用法,透過大量的例句和情境,讓你徹底理解它們的細微差異,從此告別逆接句的困惑!
哈囉大家好呀!說到日文裡面的逆接,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頭痛啊?「けれども」、「が」、「でも」,這三個傢伙常常搞得我們暈頭轉向,明明都是「但是」,用法好像又有點不一樣,對不對?今天,就讓我用最台式、最親切的方式,帶大家一起把這三個逆接三劍客摸透透!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けれども」!
「けれども」這個詞,算是比較正式一點的說法,語氣也比較婉轉,通常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是想要比較客氣地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它的用法呢,就是放在兩個句子中間,表示前後句之間存在著對比或是轉折的關係。
用法一:表示輕微的轉折,語氣比較委婉。
例句:
このレストランは、値段が少し高いですけれども、味は本当に美味しいですよ。
(Kono resutoran wa, nedan ga sukoshi takai desu keredomo, aji wa hontou ni oishii desu yo.)
(這家餐廳,價格稍微貴了一點,但是味道真的很好喔!)在這個例句裡面,「けれども」表達的是「價格貴」和「味道好」之間的對比,但是語氣並不是非常強烈,而是比較委婉地說「雖然貴,但是還是很好吃喔!」
天気は悪いですけれども、出かけましょう。
(Tenki wa warui desu keredomo, dekakemashou.)
(天氣不好,但是我們還是出門吧。)這裡的「けれども」也表達了天氣不好和想出門之間的轉折,語氣也比較客氣。
用法二:用來鋪陳,後面才是真正想表達的重點。
例句:
少し考えてみたんですけれども、やはり賛成できません。
(Sukoshi kangaete mita n desu keredomo, yahari sansei dekimasen.)
(我稍微考慮了一下,但是果然還是無法贊成。)在這個例句裡面,「稍微考慮了一下」是鋪陳,真正想表達的重點是「無法贊成」。
色々悩んだんですけれども、結局、彼と別れることにしました。
(Iroiro nayanda n desu keredomo, kekkyoku, kare to wakareru koto ni shimashita.)
(我煩惱了很久,但是最後還是決定跟他分手。)這裡的「煩惱了很久」也是鋪陳,真正想表達的重點是「決定分手」。
接著,我們來看看「が」!
「が」的用法比「けれども」更廣泛一點,也更常見。它可以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也可以用在比較輕鬆的日常對話中。它跟「けれども」一樣,都是放在兩個句子中間,表示前後句之間存在著對比或是轉折的關係。
用法一:表示單純的轉折,語氣比較直接。
例句:
彼は一生懸命勉強しましたが、試験に落ちてしまいました。
(Kare wa isshoukenmei benkyou shimashita ga, shiken ni ochite shimaimashita.)
(他很努力地讀書了,但是考試還是落榜了。)在這個例句裡面,「が」表達的是「努力讀書」和「考試落榜」之間的對比,語氣比「けれども」更直接一點。
欲しいですが、高すぎます。
(Hoshii desu ga, takasugimasu.)
(我很想要,但是太貴了。)這裡的「が」也表達了想要和太貴之間的轉折,語氣也比較直接。
用法二:用來連接兩個意思相反的句子。
例句:
雨が降っていますが、傘を持っていません。
(Ame ga futte imasu ga, kasa o motte imasen.)
(正在下雨,但是我沒有帶傘。)在這個例句裡面,「が」連接了「下雨」和「沒有帶傘」這兩個意思相反的句子。
彼は優しいですが、ちょっと頼りないです。
(Kare wa yasashii desu ga, chotto tayorinai desu.)
(他很溫柔,但是有點靠不住。)這裡的「が」也連接了「溫柔」和「靠不住」這兩個意思相反的句子。
用法三:用來表示客觀的事實陳述。
例句:
日本は小さい島国ですが、経済は発達しています。
(Nihon wa chiisai shimaguni desu ga, keizai wa hattatsu shite imasu.)
(日本是個小島國,但是經濟很發達。)在這個例句裡面,「が」連接了「小島國」和「經濟發達」這兩個客觀的事實。
私は台湾人ですが、日本の文化が好きです。
(Watashi wa taiwanjin desu ga, nihon no bunka ga suki desu.)
(我是台灣人,但是喜歡日本文化。)這裡的「が」也連接了「台灣人」和「喜歡日本文化」這兩個客觀的事實。
我們來認識一下「でも」!
「でも」這個詞,是最口語化的說法,通常用在朋友之間的聊天,或是比較輕鬆的場合。它的用法呢,也比較簡單,就是放在句子的最前面,表示轉折。
用法一:表示口語化的轉折。
例句:
今日は疲れたな。でも、頑張ろう!
(Kyou wa tsukareta na. Demo, ganbarou!)
(今天好累喔。但是,加油!)在這個例句裡面,「でも」表示「累」和「加油」之間的轉折,語氣非常口語化。
欲しいけど、高いな。でも、買っちゃおうかな。
(Hoshii kedo, takai na. Demo, katchau kana.)
(很想要,但是很貴耶。但是,還是買了吧!)這裡的「でも」也表達了想要和太貴之間的轉折,語氣也非常口語化。
用法二:用在句首,表示轉換話題。
例句:
昨日の映画、面白かったね。でも、ちょっと長ながすぎたかな。
(Kinou no eiga, omoshirokatta ne. Demo, chotto nagasugita kana.)
(昨天的電影,很好看耶。但是,好像有點太長了。)在這個例句裡面,「でも」用來轉換話題,從「好看」轉換到「有點太長」。
最近、忙しい?でも、元気そうだね!
(Saikin, isogashii? Demo, genki sou da ne!)
(最近很忙嗎?但是,看起來很有精神耶!)這裡的「でも」也用來轉換話題,從「忙」轉換到「有精神」。
總結一下,它們的差異在哪裡呢?
簡單來說:
- けれども: 語氣最委婉,通常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是想要客氣地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
- が: 語氣比較直接,可以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也可以用在比較輕鬆的日常對話中。
- でも: 語氣最口語化,通常用在朋友之間的聊天,或是比較輕鬆的場合。
來個情境練習,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假設你想要跟朋友說:「這件衣服很好看,但是有點貴。」你會怎麼說呢?
(A) この服は可愛いですけれども、少し高いです。
(Kono fuku wa kawaii desu keredomo, sukoshi takai desu.)這個說法比較正式,適合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或是想要比較客氣地表達「有點貴」的時候。
(B) この服は可愛いですが、少し高いです。
(Kono fuku wa kawaii desu ga, sukoshi takai desu.)這個說法比較直接,適合用在比較輕鬆的日常對話中。
(C) この服、可愛いね。でも、ちょっと高いな。
(Kono fuku, kawaii ne. Demo, chotto takai na.)這個說法最口語化,適合用在朋友之間的聊天。
所以,你會選擇哪一個說法呢?其實,三個說法都是對的,只是語氣和場合不太一樣而已。選擇哪一個說法,就看你想要表達的感覺,還有你當時所處的場合囉!
希望今天的講解,可以讓大家更清楚「けれども」、「が」、「でも」的用法!日文學習的路上,難免會遇到一些挑戰,但是只要我們一步一腳印,多多練習,一定可以克服的!加油喔!